媒体视角
助学帮困,授人以“渔网”
2008年1月14日 《解放日报》(节选)
本报记者 徐敏 梁建刚 实习生 章晟
 


  “现在不舍得穿,等到过年再穿。”上海电机学院大三学生赵宁,捧着一件漂亮的绿色羽绒服乐呵呵。学校这两天正开展“送温暖”活动,80多位和赵宁一样的特困生凭一张特殊的“爱心加油卡”便拿到了今年的冬衣冬被,还有不少“持卡”学生得到了40至200元不等的返乡车票款资助,喜滋滋地盼着回家过年。
  刚刚过去的2007年,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大学生资助经费最多、力度最大的一年。最新统计显示,本市高校48.7万全日制在校生中,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7.6万余人,占15.62%,但上海凭借已基本形成的“政府为主导、高校为主体、社会积极参与”的多元资助模式,连续十多年无一学生因贫失学。
  然而,“授人以鱼,不如授之以渔”,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饥,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。2008年,在上海高校奖、助、贷等经费继续增长的基础上,更多人开始意识到:在经济资助之外,更重要的是对贫困生精神的资助,是让他们拥有更阳光的心态、健全的人格,毕业时,“抬头挺胸”走出校园。
  由此,一种种新颖的帮困助学模式在申城高校不断涌出。不再仅仅“授人以鱼”,也不仅仅教授“打鱼方法”,更重要的,是给学子们一张“渔网”,让他们各选所需,该上学的一个都不能少……

一份助学套餐
  采访李辉时,他正忙着为学校调试音响和视频系统。凭借过硬的技术,如今他可是师生眼中的“能人”。来自江苏沛县的李辉,现就读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,毕业班学生,也是一名贫困生。
  “家里只有爸爸一人供养我和妹妹读书,学费尚可勉强筹齐,生活费就得自己解决,但对打工,我总觉得学不到什么,可又没办法。”李辉说,“所以当学校推出‘助学套餐’时,我真是眼前一亮。”去年9月,二工大推出一系列助学套餐:A、贷款+学费减免+奖助学金;B、贷款+学费减免+勤工助学+助学金;C、奖助学金+学费减免+勤工助学;D、奖助学金+勤工助学+职业发展培训……学校老师介绍,贫困生各人情况不同,特别贫困的希望选择A、B类,重在解决学费;成绩比较好的选择包含“奖学金”的套餐,可以减轻负担;而高年级学生对职业发展感兴趣,学校提供职业技能培训,给予专门求职辅导,对他们帮助最大。
  “掂量了一番,我选了D。”李辉说,“我每年有奖、助学金四五千元,每月勤工助学也能收入240元,生活我能维持,但未来对我更重要。”
  李辉选择的勤工助学岗位是教室多媒体管理员。“开始我是觉得好玩,经过老师指导才知道这里面大有学问,我还在学校拜师学艺。”凭借这份“手艺”,李辉在上学期成立了大学生科技服务社,为同学提供检修电脑、刻录光盘等服务,生意红火。快毕业了,老师又为李辉“参谋”,认为他比较适合创业,愿意帮他申请市科技创业基金,并在校内开辟场所帮他“孵化”企业。
  老师的建议让李辉眼前豁然开朗:“我想好了,今年寒假我会很忙。”他说,他要做一份详细的创业规划,财务管理、人力资源管理等都要进修;明年二工大成人教育学院招生,他还要去读管理类本科,继续为未来打基础。“贫困不应使人低头,这是我从这份‘助学套餐’中品出的味道。”

  【点评】陈勇(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生处老师):“助学套餐”为学生量身定制,为的是合理利用各类帮困助学资源,减少重复和浪费,也引导学生学会选择。高校关心贫困生,不仅体现在经济上的资助,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,同时帮助他们进行职业规划和导航。

 

Copyright©2019 版权所有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沪ICP备19020926,地址: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海路2360号 邮编201209
技术支持:信息技术中心 意见反馈